巧用中医食疗,缓解失眠症状 - 大众医学 - 西昌市人民医院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医疗服务 > 大众医学 >

巧用中医食疗,缓解失眠症状
2024-10-24 08:55   来源:中西医结合科   阅读次数:

  失眠,俗称“不寐”或“夜不安眠”,是一种影响个体睡眠质量和数量的常见健康问题。失眠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、夜间频繁醒来、早醒且难以再次入睡,以及醒后感到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等。在全球范围内,有相当普遍的人群受长期失眠症状的困扰,且长期的失眠,可能增加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。
  我国传统医学对失眠的认识很早,在距今2000多年的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中即已提出正常睡眠是因为“阳气尽阴气盛,则目暝,阴气尽而阳气盛,则寤矣。”,而由于阴阳不调和等原因,造成失眠症状。如:“卫气不得入于阴,常留于阳。留于阳则阳气满,阳气满则阳盛,不得入于阴,则阴气虚,故目不瞑矣。”针对营卫不和的情况,提出采用半夏秫米汤调和营气和卫气,改善失眠。
  中医饮食治疗又称食疗、药膳等,是中医传统的防病治病方法之一。早在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的《千金要方》中就有记载“凡欲疗疾,先以食疗”,意思就是治疗疾病,先从食疗开始,可见食疗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。在日常生活中,受失眠困扰的人群在一般治疗(如药物治疗、心理治疗等)之外,也可以采用一些中医食疗的方法来缓解失眠症状。以下列举几个简单易行的食疗方:
  一、柏子仁炖猪心
  用柏子仁适量,放入猪心内,加水炖熟服食。
  功效:养心,安神,补血,润肠,可治心悸,怔忡,失眠。
  二、莲子百合瘦肉汤
  莲子、百合一比一,各适量,猪瘦肉250克切块,加水煮汤,吃肉喝汤。
  功效:益气调中,补虚损,交心肾,安神,益智,清心。有养心安神,治疗失眠的效果。
  三、桂圆莲子汤
  桂圆、莲子各100g,熬汤服用。
  功效:养心、宁神、健脾、补肾的功效,适宜中老年人,长期失眠者服用。
  四、静心汤
  龙眼肉、丹参一比一配比,适量,熬水服用。
  功效:养心安神、镇静的效果,尤其对心血衰弱的失眠者功效较佳。
  五、三昧安神汤
  酸枣仁20g,麦冬15g、远志各9g,加水熬煮浓缩后于睡前服用。
  功效: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、安神、镇静的作用,合用有较好的催眠作用。
  六、百合绿豆乳
  取百合、绿豆各25g,白糖或冰糖少许调味,煮熟烂后,兑入牛奶用用。
  功效:百合绿豆汤是经典的夏天饮品,可有效的养阴生津,对失眠患者可有效的起到有清心、除烦、镇静之效。牛奶所含的色氨酸能转成血清素促进睡眠。
  七、酸枣仁汤
  酸枣仁20g捣碎,水煎,每晚睡前服用。
  功效: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,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。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。
  八、安神汤
  将生百合20g蒸熟,加入一个鸡蛋黄,加200ml水搅匀,放入少许白糖或冰糖调味,煮沸后再加50ml的水搅匀,于睡前一小时饮用。
  功效:百合有清心、安神、镇静的作用,鸡蛋黄可协助百合滋阴养血,营养心血,起到改善失眠的作用。
  九、养心粥
  取党参35g,去核红枣10枚,麦冬、茯神各10g,加水小火充分熬煮去渣后,与洗净的米加水共煮,米熟后加入红糖服用。
  功效:可达养气、补血、安神的功效,对于心悸、健忘、失眠、多梦有明显改善作用。
  中医食疗是对疾病治疗的有益补充,以上选用的食疗方法多来自于传统中医经典方剂,药效平和,简单易行,便于坚持,适于作为食疗辅助失眠症的治疗。最后,祝愿大家都能睡个好觉!



(中西医结合科杨娟撰稿)

 
 

关键词:

上一篇:什么是动静脉内瘘?
下一篇:【健康科普】新⽣儿体位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