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治疗 - 大众医学 - 西昌市人民医院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医疗服务 > 大众医学 >

心理治疗
2011-11-28 10:43   来源:业务拓展部   阅读次数:

    早期的干预措施有哪些?

    1)脱离应激源:帮助被干预者尽快脱离应激源,改变与创伤有关的生活环境。对于灾区的人们来说,由于安全感的大幅降低,他们在地震和震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都会特别关心自己的基本生存问题,如环境是否安全、健康是否有保障等;同时会担心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亲人、亲戚等,会表现出惊慌、无助、逃避、退化、恐惧等一系列行为。其中,有些人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。处理的关键是鼓励其宣泄,让他尽量哭出来或说出来;同时,采取接受性和包容性语言,例如:“你的感受我完全可以理解”、“不要怕”等,一边安慰一边引导。2)心理疏导: 亲人受伤或去世,幸存者往往无法面对现实,有些人会出现精神崩溃,其表现是惊恐万状、哭闹不止、行为盲目冲动、伤人或自杀。处理的方法是先使其安静下来,然后鼓励其宣泄,引导他们转移关注点;例如,“如何去帮助受伤的亲人更为重要”,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。在建立良好的关系后,可以给予被干预者支持性或疏导性心理辅导。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疏泄或释放,而不是压抑这种情绪,尽快使情绪稳定下来。3)帮助正视现实:帮被干预者认识有关的应激源,正视和面对现实,让他们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,生活就是和自然做斗争,就是和各种预料不到的境遇做斗争。鼓励他们调整自己,去适应和处理各种事物,适应各种环境。4)系统脱敏: 如果被干预者表现为恐惧,可采用暴露疗法,它常作为系统脱敏疗法的一部分。但此方法对以前精神状况良好、无明显的创伤性经历、无严重的抑郁或物质滥用病史、有严重的闯入性回忆的人有明显疗效。一般须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慎重进行。5)鼓励:鼓励被干预者锻炼自己的意志,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,培养其独立应付或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。6)建立互助: 进行家庭治疗,社会环境治疗,使被干预者获得社会的支持和帮助,有助于尽快康复。积极的社会支持,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。对受害者来说,从家庭亲友的关心与支持、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、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到政府全面推动灾后重建措施,这些都能成为有力的社会支持,同时要考虑受害者的实际需要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受害者进行有效沟通,以增强社会支持的力度,降低受害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。还可让他们之间建立“互助组”,增加对彼此的关注,建立团队间安全感和信任感,改变无助感和被动状态,增强自信心。7) 对于患者而言,认知行为治疗和眼动脱敏与再现(EMDR)暴露治疗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,但必须是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操作。8)紧急事件应激晤谈(CISD) :对于缓解消防队员、警察、急诊医疗工作人员和其他处于危机事件(即创伤事件)的人员的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效果。9)药物治疗:对于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,常需要药物治疗,以便尽快减轻症状,为心理治疗打好基础。药物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。包括抗焦虑药(应用最广的为苯二氮卓类、丁螺环酮);抗抑郁药(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、单胺氧化酶抑制剂、SSRIs、米氮平等);心情稳定剂(如碳酸锂、卡马西平、丙戊酸钠、加巴喷丁等)和抗精神病药。这些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。

              “PTSD”的预后如何?

   “PTSD”病程有波动,多数病人可恢复,少数病人表现为多年不愈的慢性病程,或转变为持久的人格改变。少数病人可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,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过程。
              灾后心理障碍的表现有哪些?

  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,常见的有:①恐惧和担心(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;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,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;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)②无助感(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,不堪一击;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,感觉前途茫茫;觉得世界末日到来或一切转眼成空)③悲伤(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难过、悲痛;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抒解,少数人以麻木、冷漠无表情来表达)④内疚感(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;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;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;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;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,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能够避免亲人的死亡)⑤愤怒(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;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;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,不理解理解自己的痛苦)⑥强迫性的重复回忆(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,心里觉得很空虚,无法想别的事;创伤事件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,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惧最悲伤的画面)⑦失望和思念(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,却一次一次地失望;一种爱的失落感;对死亡亲人的怀念常有如针扎心般的感受)⑧过度反应(对于地震相关的声音,图像,气味等感觉过敏,反应过度;感到没有安全感,易焦虑;失眠,做噩梦,易从恶梦中惊醒)⑨身体症状不适的症状(易疲倦;发抖或抽筋;呼吸困难;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;腹痛、腹泻;记忆力减退;头、颈、背痛及全身肌肉疼痛;晕眩、头昏眼花;月经失调;心慌、心悸)等。

               灾后心理应激障碍有哪些?

    灾后心理应激障碍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延迟性的心理反应。常见的灾后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不知所措、惊慌、冷漠、焦虑、强迫、抑郁、紧张,纳差、失眠、恶梦,甚至兴奋、激动、自伤、伤人或出现极度精神异常,长期的心理应激还会造成消化性溃疡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哮喘、糖尿病、甲亢、偏头痛等一系列心身关起门来。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30多年,但它仍然影响着不少人的生活!有研究显示,唐山大地震后22年孤儿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(PTSD)的现患率高达23%。不仅幸存下来的人和死伤者的家属,而且还包括参与救援的人并不是都生活在幸福中,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生活在心理创伤阴影之下,很痛苦。大灾过后产生种种不良情绪是“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”,但是人们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这种情绪。

            什么叫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(PTSD)?

   2008年5月12日,四川汶川等地发生8级大地震,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万人,还在持续上升,这是本世纪我国面临的最大一次灾难,现在全国都在全力以赴进行救灾,全世界人民也在关注这次重大灾难。这种巨大的灾难必将对幸存下来的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反应。这些反应可以是更加激励人们更加百倍地工作,也可以是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创伤,如果长期地生存在这种痛苦的阴影之下,就会出现众多的心理障碍,这就是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(PTSD)。

              什么叫心理应激反应?

    心理应激反应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引起的生理、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,其变化可以是正性的也可以是负性的影响。正性的影响个体即能适应,负性的影响个体即适应不良。

关键词:0

上一篇:美容健身
下一篇:冬季常见病排行榜